房車::冰之狂舞Porsche Cayenne Turbo S
文 劉建宏 / 圖 Porsche
Porsche Cayenne Turbo S
●建議售價 未定
●平均油耗 8.7km/L
●上市時間 2015/09
●原廠保固 4年不限里程
●討喜之處 強大的動力輸出與豐富的配備
●遺珠之憾 挑戰買家極限的售價
Porsche Cayenne GTS
●建議售價 未定
●平均油耗 10.2km/L
●上市時間 2015/09
●原廠保固 4年不限里程
●討喜之處 新渦輪增壓引擎的動力與效率,
●遺珠之憾 聲浪與動力反應不若過去狂野
![]() |
溫順踩油時Cayenne Turbo S仍然能維持正常的抓地力,只要油門稍重,瘋狂打滑的場面就會在冰上不停上演。 |
空氣中飄浮著雪花,在冬天的北歐似是尋常光景,對於我們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居民來說,即使已經見過多次仍覺得新鮮有趣,至於在雪地上試車呢?雖然趣味十足但也隱含了相當程度的風險,而Porsche為了降低風險,並且讓參與者好好體驗Cayenne Turbo S與GTS的性能,選擇了在Skelleftea的駕駛訓練中心進行試駕。
![]() |
不斷的衝進雪堆的結果,中間冷卻器的進氣口裡塞滿了雪塊。 |
據說Skelleftea的駕駛中心是以軍用機場改建而成,但是由於連續幾個月的降雪,除了幾個看似大雪堆的疑似機堡之外,完全無法分辨其他建築物,整個環境的感覺就像是被寒帶針葉林所環繞的冰原,不時出現的降雪與將地上雪花捲起的白毛風,更加強了極圈試駕的氣氛。
而究竟Cayenne Turbo S與GTS能不能在接近極圈的環境中勝任LSUV的工作?畢竟我們都清楚這兩部車在一般道路上的實力,完美演繹Sport並不困難,但是在雪地環境裡的Utility如何呢?能否像在柏油路上那般英明神武?這是我們最好奇的部分。
![]() |
Turbo S的標準輪圈配置為21吋,但礙於雪胎沒有對應產品,因此使用20吋輪圈;PCCB陶瓷煞車是標準配備,10活塞卡鉗非常誇張。 |
強闖雪原
柏油路也滑溜
早上八點天還沒亮,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冬季日照像是奢侈品,根據當地的Porsche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在活動前兩天的天氣著實惡劣,狂風大雪的態勢幾乎讓人無法在室外活動,而這日的風雪較小,顯然運氣不錯。
在摸黑的狀態下上了停在旅館門前的Cayenne Turbo S,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小改款的Cayenne,不過在天未亮的雪地駕車倒是新鮮。我們駕駛的車輛當然都裝上了雪地專用的輪胎,但並非重型的帶釘雪胎,這種類型的輪胎在經過除雪的道路以及輕度積雪的路面都可以提供充裕的抓地力,但在冰面上也只能提供極低的抓地力。
在前往駕駛中心的道路上,實在沒有機會讓Cayenne Turbo S高達570hp的動力輸出得到發揮,以輕柔的方式操作油門,會覺得雪地上的抓地力似乎與一般柏油路面無異,但只要油門稍重,Cayenne Turbo S的狂力準備出現,抓力極低的輪胎就會立刻打滑,甚至連循跡控制系統都來不及介入反應,車身就陡地扭動,別夢想要讓Cayenne Turbo S在這種天候狀態下使盡全力,實際駕駛的感覺就連用上1/5的力量都嫌太過粗暴。
![]() |
4.8升V8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達570hp,但在冰上無法完全盡興發揮。 |
冰面的搏鬥
在幾次打滑之後小心翼翼地駕駛終於抵達試駕場地,在這個場地上Porsche準備了幾個有趣的關卡讓我們體驗,包括了定圓、繞錐、加速、競速雪道以及環場道路等設定,其實整體設定就如同傳統的試車行程,只不過賽道換成了雪地,一般道路也鋪上了雪花。
場地內的活動一開始以定圓做為暖身,設定的環境是正圓型的場地,除了PSM得關閉之外,駕駛者可以隨意嘗試不同的方式用車輛持續做出甩尾的動作,要在冰面上做出持續且連貫的滑移動作,對於動力輸出與方向盤的控制得有清楚精確的想法與動作,才能讓車輛順利地在冰上滑完一圈。
![]() |
尾燈改為LED導引光條式設計,不只耗能更低,辨識度也因而提昇。 |
根據事後與Porsche傳奇車手Walter Rohrl以及PSM研發工程師討論的結果,他們認為在冰上的各種側滑動作都得經過不斷的練習與累積才成,必須要習慣車輛在冰上的各種動態,以及徹底熟悉轉向過度、轉向不足等現象的正確解決方式,最終得做到如同在柏油路上開車相同的反應速度──不必思考,身體就能做出直覺式的反應。
前文的說法聽來就像是老派車手Walter Rohrl會說出的言論,但最讓人吃驚的則是PSM專家也說出了直覺式反應這件事,在我們的追問下,他才又補充說出如果還要思考該怎麼反應,修正的動作與反應就沒辦法快過電子系統。
在定圓之後的冰上繞錐,更是考驗反應速度與正確性的關卡,一般的繞錐講究平滑的重心轉移動作,但是在冰上的要求則是更進一步,得以非常精確的方式控制前輪轉向角度,並且耐心等待車輛的重心轉移。
![]() |
四點式日行燈是新世代Porsche共同的設計,Cayenne當然也不例外。 |
Cayenne的極限
在PSM關閉的狀態下,冰上行車自然有其難度,在Porsche特設的跑道上更是把冰上行車的難處完全展現,駕駛者得不停面對接連而來的轉向過度與轉向不足,一旦失誤只有衝出跑道吃冰的結果;當我正想著衝出跑道的下場時,前車立刻表演了轉向不足直衝雪牆的戲碼。
![]() |
即使越野能力再強,四輪被雪頂離地面還是難以自力脫困,得依靠救援車協助。 |
為了面對雪地環境,我們駕駛的Cayenne都裝上了前中後差速鎖定裝置,氣壓懸吊也是標準配備,但是在面對底盤被雪堆頂起,三輪不著地使不上力的情況下也是無法自救,最終大夥只好停下車等待救援車把受困的Cayenne從雪堆中救出,才能繼續活動。
![]() |
車艙內的設計沒有大幅度的變動,最明顯的變化是換上了新一代的方向盤。 |
抵禦寒氣
車艙舒適很重要
身為頂級車款的Cayenne Turbo S在配備方面自然是十足豐富,不過在寒帶地區有些配備倒是顯得特別貼心有魅力,例如電熱椅、電熱方向盤這兩項裝備,在零下20度的環境裡這些平時在台灣覺得沒什麼用處的配備,卻是如此的受用,連帶的也讓Cayenne的車艙成了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尤其是關上車門隔絕風雪之後,車艙彷彿成了一個臨時的風雪庇護所。
![]() |
轉速錶置中是Porsche的傳統,為了提醒駕駛人此車性能還刻意加上Turbo S字樣。 |
大空間的舒適感
這次Cayenne小改款,車艙內部是更動最少的部分,大致上所有的陳設都維持相同的設計,最大的改變是換上了全新設計的跑車式方向盤,這個三幅式方向盤的造型設計靈感來自自家頂級超跑918 Spyder,造型上十分接近,但實際上不僅使用的材質不同,尺寸與細部線條設計上也有著微妙的差異。
車上搭載了18向可調電動跑車式座椅,兩張前座提供了極佳的乘坐舒適性,當然,在支撐性與包覆性方面的表現有著跟Porsche跑車相同的高水準表現。對於駕駛者來說座椅十分容易調整出舒適的乘坐姿勢;座椅的乘坐高度安排也十分適中,提供了優異的視野範圍但又不會讓人覺得乘坐高度過高,避免了高重心的晃動感。
![]() |
上升式中央鞍座是Porsche的設計特色,多數的控制按鍵都集中在此。 |
對於後座乘客來說,Cayenne也準備了相當舒適的乘坐空間給予後座乘客,雖然包覆性不如前座來得緊密貼身,但在舒適性方面則有著相當優異的表現,雖然椅背略微挺直,但還不至於讓乘客坐得腰酸背痛。
![]() |
差速鎖定、懸吊高度以及動力模式都透過這幾個集中一起的按鈕控制,使用上頗為直覺。 |
集中式操作介面
在雪地上行駛,也讓我們特別注意到了車輛的懸吊、動力以及差速操作介面,平時在一般柏油路上開車,大多數時候不需要特別注意這些裝置直接傻開即可,但是這次在雪地上駕駛,再加上關閉PSM之後的駕駛難度,經常得面對衝進雪堆後得自救的狀況,此時調整懸吊高度、調整傳動系統模式這些動作就變得相對頻繁而且重要,而在使用中發現,這些開關的設計其實頗為直覺,駕駛者並不需要低頭觀看就可以非常直覺的設定車高以及驅動模式,在這次的試駕當中發現這樣的設計著著實便利。
![]() |
Burmester音響系統即使在Cayenne Turbo S車上還是選用配備。 |
關閉室內循環
在雪地裡開車,暖氣當然是必要的配件,而為了保持車內的溫度,我們在活動當中除了較長的休息時間之外,幾乎都不熄火,除了保持車內的溫暖之外,也等同是保持車輛機件在工作溫度。
![]() |
前座18向電動椅提供了極佳的乘坐舒適性與包覆性。 |
為車輛保溫其實簡單,但要對人保溫就不是那麼容易,在室外活動當然得依靠適當的服裝與裝備,才能保持體溫,上車有暖氣的協助,就可以脫下重裝備,讓手腳活動靈活以適合駕車。
![]() |
後座雖然包覆性比較弱,但在舒適性方面仍有優秀表現。 |
在雪地活動後上車,身上的裝備難免帶著冰雪,上車被暖氣一吹融化成水甚至變成車內水氣,空調得不停讓車外的空氣進入,否則水氣快速累積,玻璃起霧的速度極快,很容易影響視線造成危險;另外,空調的溫度也不宜設定過高,大溫差也是玻璃起霧的原因之一。
![]() |
方向盤換上了類似918 Spyder設計的製品,也是車艙內的一大亮點。 |
Cayenne GTS Turbo化後更棒的表現
在回程的路上我們交換了車輛,改為駕駛Cayenne GTS,小改款的Cayenne GTS最大的重點是變更了引擎,原本的GTS採用V8自然進氣引擎,但為了符合減碳縮排、提昇燃油效率,小改款的Cayenne GTS換裝了全新開發的3.6升V6雙渦輪增壓引擎,這具引擎的基本架構與Macan Turbo、Cayenne S車上的引擎相同,不過為了配合GTS介於S與Turbo之間的產品定位,動力輸出稍微提昇成為440hp/61.2kgm,讓它擁有0~100km/h加速5.1秒(無選配跑車計時套件5.2秒),極速262km/h的性能表現。
![]() |
Cayenne GTS換裝渦輪增壓引擎後,不只動力輸出增強、油耗更為節省,反應也變得更為輕快。 |
但是在冰上著實無需使用這麼多的動力,即便在開放的道路上一般車輛的車速幾乎都超過100km/h,雖然巡航速度高,但需要大動力急加速的狀況並不多;出於好奇,我們也在測試場地裡試著使用這兩部車的Launch Control起跑控制系統,但結局並不算讓人意外──不管是GTS還是Turbo,它們在冰上全力衝刺的時候,只有瘋狂的打滑與橫移,而且不像柏油路上的加速測試,換過二三檔以後就可以結束打滑,在冰上加速打滑得等到駕駛人甘願放開油門為止。
![]() |
3.6升V6雙渦輪增壓引擎並非首見,也曾經出現在Macan Turbo與Cayenne S車上。 |
黑霧化外觀
如同其他的Porsche車系,Cayenne GTS也把部分車身套件、車尾的車型字樣、輪圈、排氣管等部位施以黑霧化,在頭尾燈的部分亦採用燻黑處理,而為了提醒旁人此車的獨特之處,在前門側邊加上了GTS字樣。GTS在外觀上也比其他的Cayenne看來更為張牙舞爪,加大的側裙與輪拱,再加上來有著賽車基因的20吋RS Spyder輪圈,雖然是部大型的LSUV,但整體的外觀造型卻有著不怒而威的兇狠氣勢。車艙內部的設計跟Cayenne Turbo S相同,不過在座椅與車頂等處換上了Alcantara麂皮,營造出如同跑車的車艙氣氛。
![]() |
紅底的轉速錶提醒駕駛者此車的熱血設定,也是GTS車系一貫的運動風格。 |
由於出發得稍晚,雖然時間不到五點,回程的半路上就已經天色全暗,再加上突然變強的風雪,讓行車的難度增加不少,再加上我們遭遇了一些突發狀況──輪圈吃雪過多導致失去平衡,原因是某次狹路會車時過於靠邊,輪圈吃進太多積雪,造成行駛時車輪劇烈抖動,因為實在抖動得太厲害,我們只好再次停車,把車輪裏的積雪清除之後才繼續上路。
![]() |
天篷、門板以及座椅中央部位使用Alcantara麂皮包覆,提供視覺與觸覺上的享受。 |
最終我們回到下榻旅館時看來已是深夜,飄雪的夜空卻帶來了詭異的感覺,因為跟早上天還沒亮出發時的景色實在相似,讓人有點南柯一夢般的錯覺,然而Cayenne GTS車身與輪圈的積雪,倒是證明了一整日試駕的真實性。
![]() |
前車門下緣加上GTS字樣,已經是GTS版本的固定特徵。 |
雪上更顯威
SUV能力真正展現
或許在雪地上無法讓Cayenne Turbo S與GTS完全展現出車輛的超強動力與性能,但在這樣的環境裡,SUV真正的能力──越野力與機能性遠比我們在一般環境下更能徹底展現,尤其是當你受困雪堆、原本以為脫困無望的時候,Cayenne卻能夠自力救濟,面對惡劣環境裡的自救力確實厲害,雖然這樣描述一部On Road型的LSUV有點奇怪,但是在賽道或是一般道路上試駕,絕對不會遭遇這樣的狀況,也不容易發現Cayenne在越野能力方面的優異之處。
![]() |
即使越野能力再強,四輪被雪頂離地面還是難以自力脫困,得依靠救援車協助。 |
對於追求道路性能的買家來說,這兩部車的表現自然是毋庸置疑,雖然我們的試駕環境並不能讓它們全力發揮,但他們強勁的威力絕對不容小覷。直到截稿前,總代理方面表示Cayenne Turbo S與Cayenne GTS的售價與引進時間都尚未確定,不過我們預估這兩部車的售價將會維持與改款前相似的價格水準,或許會微幅增加一些售價,至於引進時程方面,預測這兩部車最快可能會在第三季末左右引進台灣。
![]() |
在雪地上試駕,Cayenne Turbo S展現出了平時難以見到的特質,也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它的威力。 |
試駕感言~凍得爽快
在零下10度的氣溫下車徒手挖雪、想盡辦法讓車輛從雪堆裡脫困,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體驗,相比於台灣偶爾高山上令人興奮的幾公分積雪,Skelleftea的積雪已經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與困擾,不過對於來自亞熱帶的我們來說卻是新鮮有趣,最大的體認是除了在雪上開車得練就一身好技術之外,還得準備一套像樣的雪地裝備才能讓自己在雪上來去自如。
相關推薦

2018台北世界新車大展 SUBARU 凱渥名模展演前衛逸品
在SUBARU台灣意美汽車積極爭取下,今日首發配備「Eyesight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將以限量200台形式,分別搭載甫於今年陸續全新發表的日本年度風雲車Impreza 4門& 5門、放膽跨界潮旅XV與完美跑旅Levorg等車款上,不僅憑藉著超越同級的最高安全配備,樹立汽車安全新標竿,全力體現SU...

SUBARU六大安全輔助技術彰顯 Eyesight智能夢幻科技
SUBARU「Eyesight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配置獨步車壇的全彩雙攝像鏡頭,透過迅速精準的運算識別系統,偵測顏色、距離、移動或靜止物體,清楚辨別行人、腳踏車、車輛等障礙物,以宛如人體雙眼靈敏的辨識能力,排除行駛間突如其來的危險狀況,大幅降低意外事故發生機率與減輕駕駛者負擔,提供駕駛者無時無刻的...

SUBARU最高安全科技「Eyesight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正式登台
SUBARU憑藉著傲視全球車壇的頂級安全防護,在世界各大權威安全評鑑機構屢創佳績,不僅要歸功於品牌持續堅持享譽車壇的兩大核心安全支柱-「BOXER水平對臥引擎」與「SAWD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今年初強勢發表第三大核心安全支柱「SGP全球模組化底盤」同樣功不可沒。如今眾所期待的第四大核心安全科...

2018台北世界新車大展 LUXGEN 電動車及歐洲碰撞測試車體
2018台北世界新車大展即將展開,LUXGEN率領旗下國產最夯的休旅雙雄-U5、U6 GT220,搭配7位甜美動人的LUXGEN Girls,攜手共同為車展揭開暖場序幕。除了全車系精銳盡出外,更將展出今年9月送往西班牙IDIADA進行碰撞測試的U5實車,近距離感受HRSS高剛性安全結構車體;同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