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話題::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Maureen和Joyce是兩名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孩,

此刻,她們正扭打在一起:

Maureen從Joyce背後掐住了她的脖子,

後者聳聳肩把脖子儘量縮短,然後用胳膊向後使勁掄開了Maureen的手。

Maureen手一松,Joyce趁機轉過身,

一邊伸出食指和中指,一邊大聲尖叫着:「不要!」,

狠狠的將手指朝Maureen的雙眼刺去......

而此刻,

坐在Maureen和Joyce面前的60名小學女生,

正目不轉睛的盯着這一場景......

 

這,其實是正發生在肯尼亞Kariobangi一所兒童小學裡,普通的一堂自衛課。

像這種自衛課,孩子們每周都會上兩節,一共要上六周。

這是一個由非營利組織No Means No Worldwide設計的自衛課程,

目的是要幫助受訓者在專業教練的幫助下學會保護自己,免受性侵犯的傷害。

 

稍後,課堂里的小女孩們將和自己的同學組隊,

在教練的指導下練習這組動作,

學習在被襲擊者從背後掐住脖子時該如何脫險並反擊....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而這套課程的設計者是一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中年夫婦。

Jake Sinclair 和 Lee Paiva 原本定居在舊金山灣區,

丈夫Sinclair是一名兒科醫生,妻子Paiva是一名藝術家。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2006年的一天,

當妻子Paiva和她的翻譯穿行在內羅畢貧民窟狹窄而泥濘的小巷中時,

翻譯在她耳邊小聲講出來的話,讓Paiva深深的被震撼,也因此警覺了起來。

一路上,翻譯不斷的指着一些人和一些地點,向Paiva介紹:

「你看那個小孩,那是一個因母親被強姦而生下的小孩......」

「你看這個地方,剛看到的那個女孩就是在這裡被強姦的......」

「你再看看這兒,有一個奶奶就是在這裡被殺害,還慘遭強姦的......」

這一次的見聞,令人難以置信,

就連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的Paiva自己也不例外。

她無法相信,強姦原來離內羅畢的女性那麼近......!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強姦,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

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強姦案發生的概率差異較大。

肯尼亞在聯合國性別不平等指數排名中位列第135名,

大約1/4的肯尼亞女性,在過去一年中都曾有過遭受性侵犯的經歷。

 

除了被陌生人性侵,女性們還很容易被自己的伴侶強姦,

女學生被朋友或男友強姦的案件在肯尼亞頻頻發生......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強姦之風的盛行,增加了許多疾病在發展中國家的患病風險,

艾滋病就是其中一種。

除了生理上的疾病,

遭遇過強姦的人還很容易染上精神疾病。

受害者們飽受焦慮和低落情緒的折磨,與家人和朋友漸漸疏離,

嚴重者甚至會無法上學,無法出門工作......

 

如今,儘管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強姦問題,

但如何減少強姦直至根除,仍是一項國際性難題。

即便已經有不少機構和個人做出了許多努力,

但在全球範圍內,

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能夠卓有成效減少強姦案發生的好辦法。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而Lee Paiva 她本身, 其實也是一名性暴力的受害者。

肯尼亞內羅畢貧民窟內殘酷的景象,令她回想起了自己過去的種種經歷......

她深知,在這樣一個思想和文化還比較落後的地方,

如果用一個app或是幾場演講,就妄想能改寫內羅畢女性被性侵的悲慘命運,

是不太可行的。

 

1990年,她曾在美國參加過女子自衛課,

聯想到自己在自衛課上學到過的那些東西,

一個更加實際的計劃在她腦海中浮現,並逐漸清晰起來......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她和丈夫用幾年的時間,最終打磨成型一套課程..

一套能夠在短時間裡教會女性怎麼高效的利用口頭和肢體進行自衛的技巧...

 

在這個項目里,

Sinclair夫婦會在當地培訓出合格的教練,教會他們課程的講授方法。

再由這些教練到各個區域去幫助四處的女性們,傳授他們自衛技巧。 

 

為了防止某些反抗會讓女孩們遭受更加暴力的危險,

課程中,他們會教導女生儘量以口頭技巧來挫敗攻擊。

例如,大聲說 「No! 不行!」,大聲的用言語進行反抗。 

就像文章開頭那兩位教練所演示的一樣,

大聲的呼喊很容易引起周圍人們的注意,也很可能在混亂中令襲擊者感到畏懼從而放棄。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女性們也可以試着去攻擊罪犯的眼球、喉嚨和腹股溝......

教練們總結了一些可以牢記的小技巧:例如在反抗中 「一次只打一個人」 、

「可以使用骯髒的手段、千萬別和罪犯講規矩」......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在他們最初的計劃里,這一系列課程主要針對女性,

在課程的推廣過程中,許多女孩告訴她們的教練,

性侵案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於男孩的觀念,

許多女生甚至會被自己的男朋友性侵......

計劃的組織者們經過調查也發現,

許多當地的男孩都認為強姦女性——尤其是強姦那些穿着暴露、獨自在夜晚出門、或者和自己約會的女性——是很正當的......

 

組織者們意識到,對男孩的教育是減少性侵案件的重中之重,

因此,他們又專門推出了針對男孩的培訓課程,

並為其單獨命名為——Your Moment of Truth(你的關鍵一擊)。

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男孩們明白規矩和法律,明白性侵是不對的...

同時教育他們,在遇到別人正在實施的強姦行為時,應當上前阻止。 

 

起初,這項計劃由於需要在學校進行而遭到了許多反對。

有人認為它會額外占用孩子們的上課時間,

有人認為,學校不應該提供任何涉及「性」的課程內容。

還有人認為在性侵犯面前反抗,也許會讓強姦犯更加暴力......

儘管有各方的反對聲音,他們最終還是將整個計劃進行了下來...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至今,這個計劃已經進行了7年,有18萬男生女生接受了培訓..... 

那麼,這一切有用麼? 

 

在他們的官網上,放着許多針對肯尼亞女孩的採訪視頻。

其中一個女孩叫Rachael ,

有一次一個男人試圖引誘她跟他回家,

Rachael人群中大喊了一聲「不要!」,

那個男人因此放過了她……

 

另一個女孩叫Caroline,

她運用了自衛方式中的「抓下體」,擋開了學校里一個襲擊她的男生。

回憶起那件事,Caroline說,

我抓着他的下體大喊道:「不行!」,

然後撿起我的毛衣打開門跑了出去,

留下那個男生痛苦的呆在原地......

 

還有個女孩叫Valentine,她回憶着自己12、13歲的時候,

有一個鄰居問她有沒有人告訴過她她很美,

然後抓住了她的胸部。

她大喊着「不!」,把這個鄰居吼開了。

「現在他看到我都會繞道走。」 Valentine高抬起下巴,面帶微笑的說......

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在整個計劃推出後,隨機對照試驗顯示,

接受了課程培訓的18萬男生女生當中,強姦案的發生率降低了50%

而在針對男生的課程推出的一年內,參加的男生在生活中遇到周圍的強姦狀況時,會出面干預,

而這其中73%參與阻止性侵的男孩都成功阻止了案件的發生......

 

就這麼一個教女孩子簡單自衛,教男孩子什麼是遵守規則的課程,

整整降低了50%的強姦發生率!! 

這在肯尼亞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 

 

有人說,以暴制暴是不對的,

但面對暴力,只有學會應對,讓自己強大起來,

才能在助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去保護自己。

 

授權來源: 英國那些事兒    ID:hereinuk
原文標題:他們設計出一個課程,把肯尼亞少女的強姦案降低了一半... 反抗有用麼?這大概是他們的答案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分享

相關推薦

你怎麼蓋感情的房子

「聽過那麼多可怕的外遇事件,每年逐漸提高的離婚率,還有跟感情有關的兇殺新聞......電視節目上那麼多離婚者傾吐的心聲又都離奇可怕,我想我已經得了婚姻恐懼症......現在連談戀愛都害怕......」有一次喝下午茶時,聽到隔壁桌的上班族女郎這麼說。我常常聽到二十多歲,剛走出校門,進入所謂適婚年齡的...

愛的方程式.有一種愛是

有一種愛,很淒迷 有一種愛,只能遠望 有一種愛,註定要成傳奇... ...    有一種愛,像遙遠的大海,即使被酷日蒸乾了水分, 它仍會化作甘霖,遍灑饑渴的大地... ... 有一種愛,叫作痛,痛得心臟起了褶子, 痛得頭腦空洞無物,痛得意...

愛情科作業

如果讓男人票選最令他們手足無措的一樣東西, 女人的眼淚應該可以排名前三名吧! (我也是這麼認為) 眼睜睜看著一個女人在自己面前哭起來的時候, 男人總是傻了眼,慌了手腳, 心裡暗暗叫苦:天ㄚ!我怎會這麼倒楣呀! 為什麼要讓我碰上這麼棘手的狀況呀!   呵,男人不了解,其實此時他的...

愛與歸屬

有人告訴妳,一個快樂的人,是有愛與歸屬的人。於是你的心靈長途跋涉,你的眼睛望穿秋水,你一直在尋找一個能與你相愛、並且讓你有歸屬之感的生命伴侶。可是你在這樣的尋找過程裡也不斷地傷心失望,當發現你總是錯愛了對象,總是在繞了一大圈之後,才知道一切只是幻夢一場。親愛的,也不要把歸屬寄託在任何人身上,畢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