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話題::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所以才一直付出

你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所以才一直付出

我們在關係中衡量,又在關係裡計算。我們害怕自己的失衡,害怕自己付出到什麼都沒有了,卻也什麼都沒得到。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

人,在關係中,往往想從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卻又常常在對方的眼中,因為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而失望,而憤怒,而受傷。

一個人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便會希求從他人的響應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所在。

“我為你做這麼多,你都沒感覺嗎?你怎麼沒有一樣對我這樣呢?”

“我付出這麼多,你怎麼都視為理所當然呢?怎麼都沒有感謝呢?”

“我付出這麼多,為什麼都沒有給我一句肯定呢?到底要我怎麼做才夠呢?”

我們在關係中衡量,又在關係裡計算。我們害怕自己的失衡,害怕自己付出到什麼都沒有了,卻也什麼都沒得到。在關係中,這些最巨大的恐懼,被映照的一覽無遺。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因為我的給,你需要我的給,所以我有了價值。”

但這樣的給,常演變成怎麼給都不夠,怎麼給都得不到對方的肯定與回饋。在你給的時候,你不知道,在你這樣給的同時,別人早已養成理所當然,與不在乎你所付出的背後代價是什麼的態度。

而你,卻仍是不顧一切的相信,只要繼續的給,對方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好,會願意響應給他這一份好。你仍然期待,在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如果沒有了這個人,你絲毫沒有辦法想像的到,到底自己有什麼價值!你將自己價直的所有評判權,都交給了對方。你不肯相信自己,也不肯花時間摸索、了解自己的價值,只是,期待著對方響應一句肯定。

親密關係不能建立在恩情上,恩情是一種失去平衡的付出,有恩就可能會有仇。恩中常會出現控制,仇則是該感恩者的背叛。

一個真正懂自己價值所在的人,在關係中會安心,他不需要為了取悅對方將自己扭曲,將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熟悉的人。

一個懂自己價值的人,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不會勉強自己給出為難自己的事。而他因為懂自己價值所在,也就能讓真正懂他價值的人靠近。而不是隨著不同的人的需要,變化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懂自己好的地方,這個肯定就足夠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如果你願意先愛自己,在關係中,你才能真正有了愛人的能力。交換不是分享,在關係中想交換條件來獲取愛的人,是無法真正領受分享愛的喜悅。 

分享

相關推薦

十張圖告訴你什麼叫「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1,無論歲月如何匆匆,愛你的心始終如一。 2,我留不住流年,卻能留住對你的寵愛,我的世界只允許你一人放肆。 3,與你相伴,數十年如一日,開心如舊。 4,一生守在你身後,看你笑顏如花。就怕有一天,我守不動了。 5,一生與你同行。 6,容顏易老,愛你的心卻依然熱烈,如這玫瑰。 7,一生一...

關於婚姻中那些陷阱思維

  1、必須找對人。 其實跟誰結婚都一樣,最後你需要面對的還是你自己。對方只是你愛自己的能力的一種反映。當你自己真正進步了,現有婚姻就是最好的。 2、下一個伴侶會全然不同。 離異和更換伴侶並不是問題的解決辦法,它只不過是把問題延遲了。“更換”或許能帶來一時的新鮮感和...

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勢均力敵

感情的事,大半是由於情投意合,合則來,不合則去,人能夠約束自己的是道德和責任,而非感情。從本質上來說,婚姻和愛情是背道而馳的。 而一段感情能否持久與牢固,很大程度上,是兩人之間的博弈,勢均力敵者方能走到最後。 勢均力敵不僅僅體現在身家、背景,更體現在兩人的才學、性格、能幹、興趣和喜好上。 張學良不...

明白了嗎?好朋友與摯友的區別就在於...

突然想到的。 好朋友與摯友的區別就像一部好電影和一部經典傑作所帶給你的不同感受。 一部好電影和一個好朋友一樣,只是一種當下的過渡性陪伴。人生那麽長,怎麽可能隨隨便便遇到摯友,怎麽會那麽輕易就遇見真正打到你心裏的經典傑作呢。所以,我們要找一些好電影,幾個好朋友來渡過漫長的時光。他們可能會給你快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