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話題::婚姻“半幸福”:尋求婚姻的第三條路
“半幸福”婚姻的成因
哈格在大量閱讀文獻,做了超過五十人的訪談,甚至竊聽、臥底婚外情網絡社群之後,描繪出這樣“半幸福婚姻”的面貌,與可能的成因:
■ 工作與金錢可能傷害婚姻
哈格指出,當愈來愈多女性走入職場,愈來愈多男性回歸家庭,家與工作開始產生化學變化:同事變得像家人,配偶卻變得更像同事,消磨掉婚姻中的浪漫。因此,許多夫妻變得更像人生旅程的伴侶,而不是愛人。
■ 孩子也可能改變婚姻
男女在家庭中可能擁有如“男女主人”、“丈夫與妻子”和“父母”等角色。過去,照顧孩子的“父母”角色,常不見得是第一選項。但在今日,孩子的地位已經登上了王座,高高在上。
小孩的教養在現在社會中,成了一門特殊專精的學問,也因此形成了,一對夫妻不是不敢生小孩,就是當決定要有小孩後完全以小孩為中心的兩種極端。這為婚姻帶來了壓力。夫妻變得不再對“婚姻”有承諾或執著,而只對“父母”這個角色投入。哈格甚至將小孩稱為“新配偶”。
■ 不只內在的誘因顛覆婚姻,外界的挑戰也更劇烈了
“不忠”在現代社會愈來愈常見。特別是網絡發達,虛擬世界成為更“自由”的領域,愈來愈多人在網絡上尋找“阿凡達”式、另一個世界的感情。
哈格以彼得曼所設立的約會網站為例,這個網站是專為已婚男女尋找婚外情而設立。網站幾乎是在一開站三個月就立刻獲利,甚至在不景氣中持續成長,至今已累積了225萬名會員。網路增加了不忠的機會,卻摒除了社會成見、風險,與罪惡感,撼動著現代社會的傳統婚姻。
婚姻的第三條路
哈格認為,二十世紀婚姻的“浪漫典範”正在崩解,二十一世紀婚姻正醞釀出“後浪漫”的新典範。社會上出現新型態的婚姻,它可能是“夾心餅乾”式的:外面傳統,裡面不傳統,嘗試走出“離婚或忍耐”以外的第三條路。現在,甚至出現“自由戀愛2.0”的新型態,夫妻在彼此都知情的狀況下,開放地讓婚姻中擁有其他元素或伴侶。
例如,有夫妻在一方不忠時,選擇雖然知情,卻“不問,不說”的默認模式。理由之一是,當一方真的坦承不忠,另一方就得消化這件事,並重新定位自己,這可能是另一件更困難的工程。因此,雙方都選擇待在灰色地帶中。“如果已婚者可以免費(即指另一方也不追問)得到婚姻外的性,他又何必離開現今令人滿意的人生伴侶?”哈格問。
儘管現代的傳統婚姻形式,面臨種種挑戰,哈格卻認為,這並非意味著,“婚姻”將被淘汰。只是,他也提醒,現在真的是到了,重新解構思想、腦力激盪出,什麼是婚姻新樣貌的時候了。
相關推薦
![男人怕孤單,女人怕寂寞](https://www.uzcca.com/pub/img/article/36850/1432118482809_s.jpg)
男人怕孤單,女人怕寂寞
孤單是一種現實狀態,寂寞是一種心理狀態。 男女寂寞有別! 男人寂寞,寂寞時男人會借手中的一支菸,讓心中的那份寂寞隨著煙裊裊升起,在空中化成一個淡淡的煙圈,然後慢慢地消失。最後...
![親愛的你..學到了沒有](https://www.uzcca.com/pub/img/article/36840/1432118482748_s.jpg)
親愛的你..學到了沒有
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 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 很多事情錯過了就沒有了,錯過了就是會變的,緣份也是.. 緣分其實很薄弱,只給予我們相識的機會, 如果你只是等待,等待對方懂,等待對方明瞭.... 那就永...
![在乎就什麼也得不到](https://www.uzcca.com/pub/img/article/36839/1432118482697_s.jpg)
在乎就什麼也得不到
不像讀書考試一樣,對於一個人的追求並不是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大如果把你的給予當橫軸,別人的回應當縱軸畫成曲線你會發現邊際遞減率在一個定值之後以非常不可思議的速度上升為什麼,我每天打電話對她噓寒問暖,得到的只是冷漠的回應?為什麼,在一群朋友出去玩的時候,她總是對我特別疏遠?為什麼,即使我竭...
![放手才能真的擁有](https://www.uzcca.com/pub/img/article/36838/1432118482399_s.jpg)
放手才能真的擁有
學習聆聽對方想傳達些什麼。去看看你能幫什麼忙。 凡是生命中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贈予之後,才會加倍增值。 愈是不可愛的人,愈需要被愛,愈是吹毛求疪的人,愈要被關心與了解。 記住這句話:在忿怒的面孔背後,往往隱藏著一顆憂傷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