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o::日本「一幅畫都沒有卻只有水滴的美術館」揚名世界!模糊了「自然與人類」的界線,夠成熟的人才看得懂!
平靜樸實的外表下,
掩藏著百轉千回的心思。
···
豐島美術館
碧海藍天,稻田飄香。
這裡是日本瀨戶內海,
一個叫豐島的小島。
這個只有700名常住居民的小島,
從前因工業廢物堆積而震驚日本,
如今卻以藝術氣息濃郁揚名世界。
在小島東北部,
海天相接之處,
一條幽靜小路鑲嵌其中。
尋著小路信步前行,
不知不覺間,
穿過疏林草地,登上梯田山丘,
層層疊疊的綠色中,
一道柔軟的,流動的,
超乎想象的白色弧線,
悄然映入眼簾。
這就是豐島美術館,
由建築設計師西澤立衛設計。
整座美術館空無一物,
既無傳世名畫,也無新銳精品,
每年卻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朝聖,
因為這裡展出的是,心之寧靜,美之本源。
美術館外形宛若水滴,
僅靠一層薄薄的水泥外殼支撐。
同時外牆上開有兩個圓形「天窗」,
讓原本閉塞的室內空間,
可以暢享陽光雨露。
這樣的設計,
模糊了自然與人為的邊界,
原本灰白冰冷的水泥,
在自然的溫潤下,
變得和順且柔軟。
旭日東升,夕陽西下,
春去秋來,寒暑交替。
天氣、時間和節氣,
在館內勾畫出千變萬化的光影,
分隔出或明或暗的夢幻空間。
人們赤腳進入美術館,
在陽光下,在陰影裡,
站立坐卧,
時而陷入沉思,
時而放空自己。
不過可以當心腳下,
因為地板上不時有水滴調皮地滾動著。
這些水滴就是美術館唯一的永久展品。
在美術館的地板上,
布有上千個隱蔽的小孔洞,
在地面防水材料和工程設計的幫助下,
小水滴穿梭於空洞之間,
肆意變換,來去自如。
晶瑩清透的水滴,
猶如荷葉上的露珠,
時而匯聚一盂,
時而四散輕舞。
木訥的水泥外殼,
將靈動的水滴包裹,
而將其環繞的,
則是美麗善變的大自然。
動靜結合,虛實相交,
看似空無一物,
實則欣欣然榮。
這便是豐島美術館的絕妙之處。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自然之美與人工之美,
在這裡完美融合。
雖然簡單至極,雖然靜默如斯,
卻有著震徹心扉的力量。
日本建築設計大師西澤立衛,
一直致力於探討,
建築設計界一個無解的難題,
「實現建築與環境一同的永續存在」。
而這位普利茲克建築獎最年輕得主,
用這座舉世無雙的美術館,
對這一問題,
給出了自己的完美答案。
當建築美學的浮華外殼被層層剝開,
其本質內核便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西澤立衛作品
西澤立衛作品
削減到本質,但韻味猶存,
保持著純凈,但生機勃勃。
現在生活中,
生活時刻被紛繁喧囂的世界打擾著,
生命時刻被負薪之憂的壓力吞噬著。
而西澤立衛的豐島美術館,
則為這飛揚浮躁的社會,
和我們疲於奔命的生活,
守住了一處難得的留白。
那些名師大家的畫作,
只有在美術館與觀者對視時,
才能將作者對生命的考量傳遞,
才能將觀者對人生的思量激起。
而豐島美術館,
則是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
都可以靜下心來,
審視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諦視美與本心的相融之法。
人們從四面八方逃到這裡,
逃離那個紛紛擾擾的世界,
逃離那個亞歷山大的世界。
來到這裡,靜下心來,
欣賞著放空之美,自在之美,
欣賞著內心之美,自然之美。
只身前往,感懷平靜自由,
三五好友,相約品茗聊天,
舉家同游,享受天倫之樂。
無論何時來,
無論與誰來,
人們在這裡都能找,
心中久違的梵境凈土。
大象無形,
失筆墨處皆是智慧,
大道至簡,
無修飾處自成妙境。
在這個過於繁華的世界,
在這個過於浮躁的社會,
如此的靜謐之處,
如此的安心之所,
實在可遇而不可求。
而在一片混沌之中,
唯有守住心的純凈,
才能認得清前進的方向,
生活有時要給自己放空,
生命有時要為心靈留白。
- END -
本文獲得微信公眾號 藝術商業評論 ID:art-biz 授權,原始標題:沒有一幅畫的美術館,水滴是唯一展品,竟讓人不忍離去
相關推薦
男女劈腿大不同 中肯~ . 點圖看大圖
一語雙關真討厭.... ...
到底免洗內褲可以撐多久呢...(很噁心~沒膽不要看)
嘴巴有在吃東西的人最好先準備一下,不要吐出來!!! ...
肚子很餓但一打開冰箱我就飽了...(點圖看大圖)
本來餓得要死 結果一開冰箱我就飽了;目路人; 痾 你家冰箱玩真大.... ...
這才是真正的樓中樓
原來所謂的樓中樓是這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