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o::痛恨雞蛋的網民暴動了!真不敢相信竟然有這麼多人討厭雞蛋??
雞蛋, 從來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早中晚飯吃一天都絕對沒問題!
蛋撻、蛋餅、荷包蛋、番茄炒蛋,好吃的蛋料理幾隻手都數不過來!
然而...這幾天,美國網上炸出了這麼一群人,他們
痛恨雞蛋!!
他們說雞蛋煮熟了, 就幹得難以下咽, 遠看蛋黃還像一雙「眼睛」,細思極恐!
如果沒煮熟,就又像不知道是什麼的液體, 粘稠到難以直視...
他們自稱恨蛋協會,覺得雞蛋聞起來像汽油,無時無刻在網上發帖抗議怒喊:
「沒有雞蛋就沒有麻煩!」
就在昨天,Buzzfeed的一篇報道, 讓愛蛋的人和恨蛋協會的人開始了正面交鋒。。 現在吵的不可開交!
▼
世俗眼中夾着雞蛋的豐盛早餐,沙拉、漢堡、瑪芬… 在恨蛋的人眼中全都不能接受!
美式早餐菜單上 密密麻麻的雞蛋(Egg)雞蛋(Egg)雞蛋(Egg)...他們見一個劃一個...
如果你還敢斗膽詢問一句為什麼?他們會告訴你: 就是討厭,需要什麼理由。
還有一位明星大廚叫GUY FIERI也是這個組織的一員,他說:
雞蛋作為雞的孩子,卻絲毫沒有繼承到烤雞的優點。。。
還有人專門發明 雞蛋取代液體 ,可以讓你在做蛋糕麵包時不需要用雞蛋也OK!
別的網友也紛紛表示蛋氣味超級難聞( 蛋有氣味? )、口感也是相當差勁。
「把雞蛋放到蛋糕麵包里我完全能接受,但永遠不會直接吃蛋。」
還有人在網上發 求助帖的:
我真的很想喜歡上雞蛋, 但是這東西的質感真的太奇怪了,能幫幫我嗎?
我痛恨雞蛋,但是我買不起肉了, 求教我怎麼喜歡上它!
但到最後,他們也得不到一個答案, 只好放棄,把蛋列入黑名單..
如果都是蛋的錯,蛋也就認了。
還有一群 無辜的人卻表示,對蛋的討厭真正來自 後天 。
「就是吃着吃着,突然對蛋反感了。」
一位叫Katty的紐約大學大學生說她的童年陰影尤為慘痛..
她發帖說從上小學開始,媽媽每天早晨做雞蛋。 美其名曰補身體, 結果「毀」了一輩子。
怎麼做到的呢? 媽媽每天鮮打的雞蛋混合牛奶一起做Scrambled Eggs。
「第一口是好吃的...」
「可每天都吃,每天都吃... 蛋腥味 簡直讓我想作嘔。」
「我媽媽卻對我說,雞蛋那麼健康,怎麼可以扔了呢?」 於是又被逼着吃到高中...直到大學去住校。
這件事讓Katty對蛋死心,現在打死也不碰雞蛋... 倘若她還知道有 愛蛋協會 的存在,製作這種萬雞大蛋餅,只怕是會瘋了去。
▼
這群恨蛋協會的人,還分了不同的黨派...
有些人表示蛋里的 蛋黃最為噁心, 尤其是糖心蛋那種半生不熟的,雞蛋的腥味噴涌而出!
為了避免和蛋黃的直接接觸,他們去超市只選擇這種 真空包裝Egg White蛋白液。
什麼意思呢?就是只有蛋白的100%的純蛋清液。用它來 烘焙,直接可以泡打成奶油。
而另外一群人表示, 蛋白才是惡魔! 不成形時裡面還有 「Chalaza」,不嫌噁心可自行百度..
經常一不小心弄得滿手...黏糊糊的。
煮熟也是白白沒有味道,刷起鍋來也特費勁。
BuzzFeed的某位小編,也特地開了關於 「雞蛋是否該從地球上消失」 的討論,一下子來了很多人!
反派表示:
「趕緊讓雞蛋消失!出奇的噁心,而且我討厭人們強迫我去吃雞蛋。」
愛蛋得人表示:
你們是不會做蛋!!也不會選蛋! 最好的雞蛋蛋黃都是亮橘,特別好吃!我家專門有3隻快樂的母雞為我生蛋!
現在正在超級激烈的討論着,
本文已獲 張逗張花 授權 微信號:zhangdouzhanghua
原文標題:痛恨雞蛋的網民暴動了!真不敢相信竟然有這麼多人討厭雞蛋??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相關推薦
老來離婚........
老來離婚一位住在台北的老先生在農曆春節前打電話給他在洛杉機的兒子。 「兒子!雖然美國人不過中國年,但我也真的不想在這個時候破壞你的心情,也不想麻煩你。」 兒子:「??」「你媽和我今天要去辦離婚了。」 兒子大吼道:「爸!你在說什麼啊!」 「四十五年來我受夠了,我...
機智與反應
一個好的售貨員最重要的就是機智與反應了。有一位客人到一間超市買東西,站在貨架前東選西挑就是找不到想要的。一名售貨員便走上前詢問:「先生,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嗯…」那人說「我想買半棵高麗菜,行嗎?」「真是非常抱歉,本店只能賣整棵的」沒想到對方僵持不下,堅持要半棵高麗菜&...
說對了話 - 無價
趙先生一早起來就頭痛的要死... 因為他前一天晚上喝的爛醉回家!! 他強迫自己把疲憊不堪的眼睛睜開。 睜開眼後竟然看到床頭上放了一杯水跟幾顆頭痛藥, 然後坐起身後又看到了他的衣服已經燙好、疊好在床邊。 因為一起床就看到這幾樣反常的事, 所以...
孔夫子的鞋|卡謬佬
對於兩千多年前人類的智慧,我素來驚訝與景仰有加。那些智慧所累積出來的文明教養也成就了今日社會的表層面貌,他們甚至都已轉化成一種意識形態或者宗教影響著人間的秩序。例如西亞的耶穌基督、南亞的釋迦摩尼、東亞的孔丘等。 身處東亞的我們,不論是台灣香港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社會結構,政治、教育與生活觀念長期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