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話題::青春,也是男女有別的

青春,也是男女有別的

那麼男女在青春歲月的差距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情緒


很多人讚美青春,實際上就是在讚美一個什麼都可以不管不顧的敢哭敢笑的情緒化的自己。男人長大以後,會懷念那個一言不合就會拳頭相向,兄弟之間可以喝醉了酒抱頭痛哭的少年;女人長大以後,會懷念那個有時明媚,有時憂愁,一個人躺在操場上仰望夜晚的星空,因為花開花落而感時傷懷的少女。情緒化是二十出頭的少男少女很明顯的一個現象,在從青春期到成年心理髮展的過程中,人們的行為模式逐漸由情緒化向理性化進行過渡,以便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他人和諧共處。

但是在這之中,男女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總的來說,男性的情緒化表現更多的體現在社會互動中,如容易激惹,愛出風頭,而女性的情緒化表現則更多體現在自身感受的豐富性上。而且,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體驗到負性的情緒,這些負性情緒主要是由性發育、對自我形象的關注、對性別角色的認同等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說青春期的女生往往比男生更加關注自身身體的變化以及他人的的一些評價和期待。在臨床的研究中也發現,年輕女性的抑鬱發病率要高於同齡的男性。 

心理


年輕人總是非常渴望關注的,尤其在有異性存在的場合。不過也存在意外,一些自信心不高的個體總是擔心在公眾場合得到負面的評價,從而表現出了行為上的退縮,如不敢大聲說話或避免參加聚會等等,這一點在兩性中都存在。

在埃里克森的心理髮展階段理論裡面,18歲-25歲的心理衝突主要是克服孤獨感,形成親密關係的心理階段。親密意味著與他人融合,形成親密感的條件是有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即建立自我的同一性。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時期(12歲-18歲)的主要發展任務,得益於高考“一考定終身”模式所帶來的壓力,很多人並沒有得到充分的時間與資源去探索並且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一貫的行為模式。所以事實上,在中國的大學校園裡更多的少男少女是處在一個合法的延緩期裡,一方面繼續著上一階段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在完成著克服孤獨感的任務。

對於很多人來說,建立起自我概念是一個貫穿一生的發展任務,也有極少數的個體由於早期不良成長經驗的累積在這個時期開始形成一定的人格缺陷。對於男性來講,更多的出現反社會的行為,暴力的傾向;而女性表現更多地則是邊緣化,生活混亂,不穩定的人際交往。究其原因,都是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害怕被拋棄與孤獨感造成的。

社會壓力


性別角色實際上是人們對於不同性別所產生的不同的社會期待,都包含有一定的社會壓力。比如在人們的印象裡,男人都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女人都應該怎麼樣怎麼樣,對於個體來說這像是一個束縛,是個體不能夠充分的表現自我。如果說一個男人很“娘”或者是女人很“漢子”往往不容易被接納和認可。但是另一方面,一個社會中兩性角色的平衡有利於社會平穩有序的發展。

男女都要在這個階段按照自己角色的要求發展,面對的社會壓力各有不同,但在目前,引起壓力的最主要的一個矛盾是女性力量的快速崛起以及人們尚未更新的性別角色期待之間的矛盾。

對於女性來講,傳統的女性角色要求是照顧家庭,而當下的女性角色要求是工作家庭兼顧,在家庭方面女性付出的時間往往比男性要多,所以單位僱傭女性工作的成本更高,因此很多女性在就業方面遭受歧視,如何面對這樣的角色挑戰,去取得工作和家庭兩全的結果,是困擾女性最主要的現實問題。

對於男性來講,傳統的男性角色是社會資源的主要支配者,現在女性已經逐漸和男性並駕齊驅,如何適應這種從支配者到合作者的角色轉變,克服有可能淪為附屬品的恐慌,一方面平等的和女性競爭社會資源,另一方面又要捕獲女性的芳心,完成生殖繁衍的任務,是男性主要要面對的社會壓力。

人的發展遵循著生理髮展,隨後是心理及社會化的發展這樣一個基本規律,在20歲前後的年紀,生理條件已經完全發育成熟,正是心理以及社會交往模式發展的高峰,個體一方面要完善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又要努力的融入社會環境中,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這一過程中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也許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以及所面對的問題並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對於男女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都充滿了希望。

文/落雁戲飛鴻

 

分享

相關推薦

30歲還是處男的話,就能轉職成魔法師喔!」這個說法最早從日本2ch論壇開始流傳,當然只是宅男之間的玩笑話(順帶一提,破處以後就是騎士了)。不過哩~根據日本性愛調查結果,第一次性經驗確實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至少對少女來說是如此。 最近有位網友拋出這個爆炸性話題,他說:15歲少女的「處女率」只有29.3...

關於貞操的真相

2008年以來,24歲的YouTube性教育家拉奇格林(Laci Green)一直在製作從介紹羞恥到了解身體,生殖器衛生,以及尋找G點的教育視頻。這個特別的節目從一個叫做“你不能戳破你的櫻桃(處女膜101)”("You Can't POP Your Cherry (HYME...

這兩天剛好社會版有兩則如出一轍的老少配戀情,女老男少的組合,引發眾人好奇。一對是42歲的已婚女與17歲的輟學男,打工時認識,結為乾媽乾兒子,先是兒子搬去同住,後來乾脆同床同睡;另一對是39歲辣媽勾引國中兒子的高大帥氣男同學,數度發生性關係,爽到欲罷不能。 電影<畢業生>,達斯汀霍夫曼的成名作,演的就...

性者,生命之始也|《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推薦序 施景中醫師

性者,生命之始也|《臉紅心跳的好色醫學》推薦序 台大婦產科醫師 施景中   我在想,這本書早個二十年出版,可能會被列為禁書吧? 子曰:「食色性也。」男女之事,實屬天性,不然先總統蔣公也不會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新生命。」《周易》闡述:「一陰一陽之謂道」、「男女構精,萬物化生」。...